昨天上班前,和同房的室友Yuri聊天。Yuri是來自韓國的24歲女孩(在韓國是26歲、在其他國家是24歲,韓國人總是習慣在實際年齡上加2歲)。
掰惹味,我的室友一個叫Yuri、一個叫Krystal,搞得好像在SM家族,哈哈。
就像之前在Mundubbera採藍莓的室友Rachel說的,會來這邊的人,應該都是不安於室的,各種不安於室,不想坐辦公室、不想要一直待在台灣、不想要安定的生活... ...
這些特質,在談話中就可以發現,跟Yuri的對話也是的,年輕的她在國內念的是Fashion design,有兩年時間休學,為了搞清楚自己的方向,這兩年念了法文、一直想去法國、也想去英國,但沒有申請上英國(在韓國是要抽籤和申請的),她說當時爸爸給她兩個選擇,一是在國內升學、另一就是到國外工作,擇其一金援她,念了六年書的Yuri不想再繼續待在學校了,所以就:OK, just give me the money, I'll go to Australia and work!
Yuri現在在Uniqlo工作,她說唯一學會的就是如何站著並不需檯面摺衣服,她要告訴她未來的老公:「你看~我會站著摺衣服喔,娶我娶我~」
哈哈哈,諷刺意味有夠濃厚。
因為她是個out-going type,所以賺的錢大多花在吃飯、出去玩、交際上面了。
我問她有想要申請二簽嗎?Yuri說她不想在農場工作,而且還沒搞清楚自己的方向,這裡我們能做的工作也都是這種類型,待第二年的意義是什麼?
嗯,繼背包客棧的德國室友Olga之後,她是第二個講出類似的話的人呢。也很一語中我心中的的(ㄉㄧˋ),這麼想的人,似乎都將澳洲當作一個短暫的停留之處,
趕快賺錢、或是體驗一下外國生活什麼的,但目前都不會想長期居住,想要再去其他地方看看。對比之前遇過的台灣人,先聲明,我這麼說沒有貶低的意思,就是一個觀察和可能每個人想的不一樣,
差不多年紀來這邊的台灣人,都是想著先集二簽,先苦後甘的想法也沒有什麼不對,但二簽就是個目標,一種好像花了錢、就一定要all you can eat的感覺。如果我沒有要去英國,我也會是這樣的,
但來了之後,發生很多事會推著妳去想清楚:我為什麼要來這?我想要這種生活嗎?
Yuri說我們住的這一區,亞洲人很少,當她說到她住這時,很多人會說妳為什麼不住Chatwood、什麼什麼地區,反正就是韓國人和亞洲人比較多的地方,
她說我就是個韓國人,都來澳洲了,我為什麼還要去住那些地方?
英雌所見略同,我也這麼覺得,天啊,都一趟出來了,當然要體驗一些在國內沒辦法體驗的人事物啊。
喔,然後我在想,或許該趁這段時間好好學習一個第二語言,多會一個語言會開啟多一扇窗,雖然不害怕和主動外向,也可以讓你在一個語言不通的地方活得很好,
但我不是那種類型的人,所以我要好好把地基打好、要比別人更努力,才有機會。
.
後記:其實這幾天一直想跟匈牙利大叔Thomas聯絡,但想著約他出來喝咖啡,我英文又不夠好,溝通好困難(雖然幾乎都是他在講),所以一直沒約,唉,怎麼辦呢?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