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82181969_1654160351405228_322688211260799330_o.jpg

 

原文書名:《Normal People》,我一直無法決定,Normal應該怎麼理解比較好?如中文翻譯選擇的ㄉ「正常」?「普通」、「標準」、「平凡」?

有許多字在原本的語言裡很中性,但要轉譯時,考慮到不同的文化和語境,經常在轉換之後就變得帶有價值評判,不是那麼貼切。

這個書名就是一個例子。

目前來說,我自己偏好的用詞是「普通」,「正常」對我來說帶著更加明顯的價值判斷,什麼能夠稱之為正常?什麼是不正常?在看著書中人物行為和思考後,我寧願以「普通」來理解這個故事、理解這些角色。

 

Sally Rooney,1991年出生的愛爾蘭作家,就讀於愛爾蘭的一流大學Trinity,在2017年出版第一本書《Conversations with Friends》後即聲名大噪,被譽為「千禧世代的代表作家」、「IG作家」、「Snapchat時代的沙林傑(《麥田捕手》的作者)。我感到非常不可思議的是,這些稱號,不脫一個網路原生、資訊爆炸、注意力來得快去得也快、許多事物或許只能有三秒鐘熱度、自我展現和他人凝視當道的世代現象,所謂文字、書籍這樣非常需要時間沉澱,不像IG現實動態那樣24小時後即消失無蹤、還有留下許多痕跡的媒介,以文字耕耘而得到的稱號「作家」,和前面這些名字拼在一起,怎麼看怎麼違和。當我在鍵盤上敲下前面這段疑惑時,我深深覺得自己好老、已落伍,並不了解年輕世代讀書是否還有其他種方式,只能以自己既有的框架來看這件事。

 

不說傷心事,回到正題。

這部作品在今年6月才剛在台灣發行中譯本,我是先看了改編的電視劇後,產生好奇,想說要看看原著。

6月初時在粉絲頁po了一片對於影集的簡單介紹,為讓看這篇的你們,對我的思考脈絡有個前情提要,也為省我的麻煩再寫一次,將當時的貼文以藍色字放在下面,可以做個參考。

【Young Love: Normal People】

前一陣子一直被BBC的這部新影集燒到,說影集的男主角Paul Mescal已成為英國追劇女子群的新一代情人,搞得蝨主很好奇,於是開始看這名稱為Normal People,中文要怎麼翻比較好?普通人類?正常人?Anyway,蝨主開始追這部劇。
.
改編自Sally Rooney的同名小說,故事背景在愛爾蘭,講述男女主角Connell和Marianne從高中開始相知相戀,一路到首都都柏林就讀大學的故事。蝨主最近不知怎地,好像特別愛看YA(Young Adults)類型的電影和影集,於是也就看了起來。第一季總共有12集,已全部釋出,每集是短短的30分鐘左右,音樂很好聽,畫面很柔和,女主角很美,男主角見仁見智,有的人喜歡有的人不喜歡(這不是廢話嗎?)蝨主是很喜歡(沒有人問吼)
.
劇情其實沒有什麼特別,大概有看過YA片都可以猜到,喜歡、不喜歡、同儕壓力、升學壓力,在一起、分開,跟別人在一起、發現舊愛還是最美,吵架、又在一起,話都不講清楚,等等這樣的輪迴,但拍攝的方式和男女主角之間的化學反應是很引人入勝的,明明是這麼平凡無奇的故事,卻可以引起這麼多人的共鳴,大概因為大家生命中都有一部分,可以和這些平凡無奇相呼應的回憶或稚嫩的戀情。
.
必須說,裡頭的激情和裸露片段真是超乎蝨主想像地多,尤其是男女主角熱戀時,咦?怎麼每隔幾分鐘又看到這麼大面積的皮膚了?🤣但這些畫面也拍得很唯美,飾演Marrianne的Daisy Edgar-Jones真的好漂亮。
.
蝨主剛開始看時好沉迷,一連看了好幾集,但到第8集時不得不停下來暫停一下,因為覺得男女主角之間的感情實在太煩了,明明互相喜歡得不得了,為什麼有這麼多話不能好好說清楚?為什麼要這麼彆扭?(我沒有爆雷)停了幾天,加入了討論社團、看了幾篇評論,今晚才又把剩下的集數看完,然後終於可以釋懷:因為他們也只是高中生到大學生啊,蝨主卻不知為何地一路錯把他們放在已是成年人的錯覺裡,所以感到不耐。若回到他們只是青少年的前提下,這些都可以合理解釋了。After all, we are just normal people, as title.
.
說點不正經的,戲中男主角Connell總是掛著一條銀色的項鍊,因此迷妹們創造了一個hashtag叫Connell's chain,還有人問:「從1-10分,妳們有多想成為Connell的那條項鍊?我個人是12分。」😂😂
蝨主開始看劇後好像也可以理解那種渴望了(?)
.
這部YA影集跟好萊塢那種比較喧鬧式的不太一樣,走一種平靜中的不平靜、內斂悶騷的路線,還有劇迷整理出第一季中提到的所有書(都柏林一流大學的大學生們都在讀哪些書啊?),好像很值得讀一下。
.
很多review中提到階級和不同家庭出身背景,對男女主角的關係也有很關鍵的影響(女主出身富裕、男主的母親是幫忙在女主家打掃的單親媽媽),蝨主很認真看,倒沒有特別有感,當然要說的話當然也有很多地方確實沒錯、很可以提出來分析一波,但對蝨主來說,階級並不是此劇中時時刻刻會跳出來提醒、不可忽視的元素之一,或許需要看看原著,畢竟原著作者自稱是離不開馬克思主義的年輕寫作者。
.
總結:不想不小心爆雷,這是一部內心戲很多的人類可以看,想要回味一下自己年紀小時談起戀愛有多魯洨的人可以看,想要聽愛爾蘭腔可以看,想看男主角的項鍊有多迷人的人可以看。可能有時候還是會不小心被煩到的小品,推薦防疫/封城期間,孤單寂寞覺得冷(或熱)的時候可以看,看了會覺得更孤單寂寞和冷/熱到靠北喔。
 
 

就是這樣,會想讀原著,也是因為看影集時有許多無法被解答的疑問,估摸著書上會有比較詳盡的敘述,因此開讀。

比較私人的原因,來自於這陣子對愛爾蘭的一些興趣,好奇這個在英國旁邊、跟英國糾纏了這麼久的國家和民族,到底是什麼樣子?因此前一陣子很沒組織地看了一些愛爾蘭電影、影集、查了一些歷史,現在可能會開始想要看一些愛爾蘭作家的書,此故。喔對了,還有個原因是,不解這麼一個平凡普通的故事,為何可以引起這麼大的風潮?到看完影集、讀完小說,邊寫邊整理自己思緒的此刻,除了美學的迷人、情感上的共鳴,我還是沒能找出一個能夠完全說服自己的核心原因。也可能因為我的閱讀偏食,還有同溫層、關注面向之故,便覺得這本書特別得火紅,外面還有好大的我不知道的世界呢。

螢幕快照 2020-05-26 下午11.44.53.png

不過讀小說,確實比較能夠掌握主角的內心戲、原生家庭問題對Marianne和Connell個性的塑造,處事方式的影響,「喔~原來是這樣啊。」在看影集時不覺得特別有感的階級議題,在書裡面也有比較清晰的面貌。

階級問題,除了牽扯到的經濟層面之外,對我來說一直都是相對抽象的,認真想想,自覺是因為身處的台灣社會,相較那種有貴族、王室傳統的國家,除了經濟層面比較有感,我實在是很難想像在那種沿襲了幾百年、社會上不同定位的傳統出生成長是什麼感覺,台灣就那樣,有和梅花鹿、櫻花鉤吻鮭一起生活的原住民,再來就是兩百年前為討生活移民來的漢人,還有國共內戰之後再次大量遷徙來的移民潮,以及近年的「新住民」,想想就覺得很好笑,比較粗俗地說,啊是要比什麼?大家當初都是一桿扁擔、一身破爛來的,互相屁股幾根毛怎會不知道?當然也有幾代下來累積出來的世家大族,但那畢竟和貴族傳統不一樣,說到這裡,我只想唱:「眼前的階級不是階級,你說的階級是什麼階級?」我這輩子也還沒見過所謂貴族和世家大族,只能以從書上所讀來想像。而我常常發覺,階級是許多「有意識的」西方作家,作品裡不可或缺的部分。

書讀著讀著,就越覺得可以將Marianne和Connell做一個對照表,兩人的差異和不足正正互補,而知識水平上的相當提供了對話的平台,此正是兩人相互吸引、難分難捨、格格迪迪(閩南語的糾纏)多年的原因。

Marianne VS. Connell
  Marianne Connell
家庭

早逝的父親,在書中除了彌撒,幾乎沒有著墨。

一個不在乎自己的媽媽

一個從小到大欺負自己的哥哥

*疏離、有肢體和言語暴力的家庭關係

年輕的單親媽媽,媽媽有同理心、有趣並且有愛。

*兩人關係緊密

經濟狀況

有錢的家庭

至少在家鄉,和在義大利托斯卡尼各有一棟大房子。暑假就在義大利爽過。

媽媽給的耶誕禮物是現金五百歐元。

*申請獎學金為證明自己的能力,而不是真的需要。

該說是平均?中等?還是不太好?

高中時就有在打工,存錢兩年買了車接媽媽下班,媽媽在Marianne家做清潔工。

大學後也持續打工,是非常重要的收入,沒有打工就繳不出房租要回家吃自己(還沒得吃)的那種。

*申請獎學金是為很現實的理由,這樣就可以不用住宿費也不用學費,還有免費晚餐可以吃。也才有錢暑假去歐洲玩。

主修 政治 英國文學
個性

高中時看似目空一切,不在乎他人的想法、很做自己,同學眼中的怪人。

實則是一個非常脆弱、很缺愛很渴望有人愛的少女。

可能因為家庭長期精神和肢體虐待的緣故,在感情和性方面有點SM(M)傾向。

高中時期的校園萬人迷,會踢球、功課好,個性親切、溫和。

很在意他人看法。

大學後變得害羞、封閉、多愁善感。

在某些方面顯得非常要強。

 

 

「和你在一起的時候,不一樣。」

「妳知道我愛妳,我永遠不會對其他人有同樣的感情。」

影集和書裡每隔幾段就會出現像這樣的句子、這樣的描寫,寫著兩人在交往中、在分開的時候、和在另一段感情中,也老是回味著和對方相處的自在和不可取代。我本來總想,話講這麼大,你們才十幾到二十幾歲,人生還那麼長,體驗過所有的感情模式了嗎?遇過所有不同類型的人了嗎?你們怎麼就能知道,不會再遇到相處起來更契合的人、不會再對另一個人有相同的感情?讀著書的慢節奏讓我逐漸了解,她和他確實都無法取代、確實不可能有同樣的感情,我不會說什麼「因為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這類的屁話,而是可以很實際地以社會條件和成長環境來分析,再怎麼樣都不可能遇到跟自己在同一所高中、同一所大學就讀,有著同樣的家鄉記憶,迥異的社經背景,卻又能夠在智力和感情上相互匹敵的人。

是的,在故事結束後,他們可能各自走上自己的人生旅程,遇到更喜歡、更合適的對象,但都不會是那一個她/他。

寫到這裡,我想起Lala Land那段想像兩人如果在一起會是怎樣的片段,在分開之後的未來,都沒有過得不好,或許還過得更好,但在那特殊情境、特定時空下的相知相惜和相互陪伴,是不可能有替代的。

我想我近來是太過執著於要一個終極美好的將來,而忽略了人生長河中,還會有許多不同的人來來去去,都會留下不同的東西。

 

在看影集時,有一段是Connell在一位高中同學意外過世後,變得非常抑鬱,而到學校的諮商處尋求幫助,在與諮商師談話的過程中,他努力壓抑,卻還是哭得一把鼻涕一把眼淚,講起他上大學之後的不適應和不快樂。

「我當時大概覺得如果搬到這裡來,可能比較可以融入。妳知道的,也許我可以找到更多心性相同的人。(中略)我離開卡瑞克雷的時候,以為自己可以過完全不同的生活。但我討厭這裡,卻再也不能回老家去,我的意思是,以前的友誼也都過去了。」

相較於Marianne上大學後的怡然自得,Connell從一開始就覺得自己格格不入,剛上大一時,不想出去和人交陪,被媽媽鼓勵出去參加party的一個晚上,

「派對上的人,Connell半個都不認識。邀他來的,不是來開門的那人。(略)他還是沒看見邀他來的那個人。(略)所以他人在這裡,獨自站在擁擠的房間裡,不知道該不該脫下外套。他覺得一個人在這裡混真是太丟臉了。他覺得他的存在彷彿干擾了周圍的每一個人,而所有的人都只是想辦法不瞪著他看而已。」

這段寫得真貼切,在書中也還有許多其他類似的描寫,寫一個原本在自己家鄉、自己高中過得悠遊自在的高材生,到了首都念大學,發現自己的內向性格。

而Marianne看來沒有這個問題,她的聰明才智和辯才無礙,她的有錢出身養成的進退得宜和社交禮儀,讓她在來自首都的同學中受歡迎。

Connell崇拜那樣的Marianne,而Marianne需要溫暖、充滿愛的Connell。

 

Marianne和Conell,時而看起來屁孩,例如在一起卻不承認,明明互相喜歡的要命卻因為話不講清楚而莫名其妙分手;但彼此給予的陪伴和支持又像是那麼成熟。我真的是看不懂,求感情關係大師來解。

我不知道其他喜歡這部小說或影集的人,被打到的點是什麼,而我自己被戳中的,大多是作者描寫Connell內心戲的時候,非常有感。

小說和影集的風格很統一,就連書的設計都是,每一頁的排版和字句,反映出的就是影集裡那美好、平靜的光影,Marianne說了什麼,Conell說了什麼,就如同影集裡的呈現。

從書本改變成影像的作品,常常對喜歡的讀者來說,造成的困擾就是,先讀書再去看劇,就是會覺得劇不到位,但或許我是因為先看了劇再回來看書,就覺得差不多就是那個樣子,書如想像的較為細緻。

normal people.jpg

回到我的標題,「輕輕拿起,重重放下」,其實我沒說的是反之亦然,端看讀者想怎麼看這本書,讀出來的是什麼,看起來是一本講小情小愛的輕小說,但可能在裡面獲得更多,這可能是為什麼這麼火紅的原因。

我對這個作品的執著,大抵可以透過這樣的整理,到這裡先休止一下了吧。喔也可能不,因為最近開始在以裡頭的片段來當作塗鴉的材料了,嘻嘻。

 

 

 

arrow
arrow

    紅咖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