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大戰和納粹迫害猶太人的沉重歷史,私以為不是我有能力和資格置喙的議題,

所以就單純以一個讀者對於寫作者、文章的一點淺見來開展。

 

對於到現在才讀這本書有點羞於啟齒,

讀了之後的羞愧感有增無減,

人家13歲的文筆就好成這樣,而且思想之成熟,

目前還在讀前幾篇,

就發現她對於人生一些議題有很超齡(以現代人的標準來看)的看法,

例如對於男女交往的想法、

對於自己藏身於密室中想著戰爭結束後要做什麼事而明明還有很多人需要幫助的愧疚,等等。

「生長的時代背景不一樣啊」、

「外國父母的教育應該跟我們很不同吧」、

「經歷過那種可怕的戰爭都會比較成熟吧」之類的cliche就不用多講,

要我為了要擁有成熟的心智和為人稱道的能力而生長在那種亂世我也不會願意的,

所以cut the crab,就是單純對安妮的讚嘆。

 

我想安妮從第一篇日記就設定了未來會有讀者,

有點像今天大家寫部落格的感覺吧,

是在非常清楚有第二個人會閱讀的意識下寫作的,

這也是為什麼行文如此清晰流暢和鉅細靡遺的關係吧(我猜)。

閱讀過程中不停提醒自己她只有13歲,

作為對自己的警惕(?)

 

P.S.有個不好的閱讀習慣,

因為注意力渙散、常常沒辦法好好將一本書好好地從頭到尾讀完,

所以會同一時期兩三本書穿插閱讀,而又因為個性懶散,

不曾覺得應該要因應這個壞習慣而有系統地挑選同時期要讀的書,

至少在題材或什麼類別上有個統一;

這次同時借了希特勒《我的奮鬥》、

安妮法蘭克的《安妮日記》還有所羅門薩諾普的《自由之心》,

覺得有點錯亂。

 

2015/7/19 補記(補記這招是跟安妮學的)

剛開始看時,最直接的衝擊是安妮年紀這麼小就這麼厲害(朋友說我重點誤)

現在把整本日記看完了,

大概對於這本書為什麼轟動這麼多國家的讀者、以及可以流傳這麼久,

有些歸納(一樣是抽空歷史脈絡來說):

一、透過一篇篇的日記,安妮很翔實、細節地鋪陳了少女/少年成長過程對於外在一切事物的感受,

  這些感受蠻多其實是跨國界跨文化的,就算不以歷史史料來看待,

  也是一本適合青少年閱讀的讀物。

二、很難想像安妮在密室裡兩年做了那麼多事、看那麼多書、學習那麼多東西,

  在密室裡的兩家人和一位單身漢,真的是十分認真地不浪費這些時間。

三、我對於密室生活的想像,是非常單調無聊的,但安妮每天都有不同的發現,

  就算是密室成員之間因為太長時間太靠近生活而時常發生的衝突,

  在她筆下看起來也一點都不像八點檔連續劇般無聊, 

  或是就是如同一個「為賦新詞強說愁」的少女每天重複的murmuring讓人不耐煩,

  大概因為安妮總是把這些衝突寫得有趣、並且每次都從中有些收穫的關係?

四、安妮常在字裡行間顯露出她對於事物超齡的體悟,

  即便遭受這等待遇、在密室裡不見天日兩年,

  她還是對人生、對人性及對未來充滿希望,

  天啊要有怎樣堅強的個性和正向的人生態度,

  才能總是這麼樂觀啊?

 

先寫到這裡,如果想到再補充。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安妮日記
    全站熱搜

    紅咖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